过去半年,全国25个省份集体挥刀,砍掉了789个风光发电项目,总规模超90GW——相当于40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量一夜归零!
福建、山西、内蒙古等地带头清理,央国企成重灾区:国家电投8.5%收益率的项目说废就废,三峡集团百亿投资打水漂。
这场风暴背后,是政策突变、电价腰斩、土地红线三道绞索齐发。新能源的“躺赚时代”,彻底终结了!
政策急刹车,项目大清洗
2025年开年,新能源行业就挨了一记重拳。
山西能源局5月12日发布通知,一次性废止14个风光项目,总装机59万千瓦。 晋能控股的光储一体化、大唐的150MW光伏电站,这些曾风光无限的项目全被踢出局。
福建更狠,2月就动手砍掉10个水面光伏项目,三峡集团、国家能源集团等央企的114.3万千瓦指标直接作废,理由是“连土地和电网资源都被收回了”。
宁夏则设下死线:2021年前的项目必须在2025年底建成,否则统统清零。
这场清理风暴席卷全国。 内蒙古一口气废止37个项目,总规模1265万千瓦,光是一个乌兰察布600MW风光制氢项目就损失18亿元。
江苏把备案超两年的12.31GW光伏项目踢出库,山东直接清退5.79GW逾期未并网项目。
截至7月,全国共废止风光项目90GW,光伏占32.7GW,风电7.81GW,源网荷储项目7.65GW。
央国企割肉,8.5%收益也救不了
令人意外的是,央国企成了这场风暴的主角。
福建废止的10个光伏项目中,80%属于三峡、国家能源集团等央企。
国家电投更狠,主动核销了内蒙古一个户用分布式项目——尽管测算收益率达8.53%,但因不符合新规要求,1.63亿投资说扔就扔。
放在三年前,这简直不可想象。
2022年央企抢项目时,地方要求配套修路建学校,它们眼都不眨就答应;电网说要加装1亿元一台的调相机,央企当场拍板买两台。
如今风光不再,华能、中核等集团明确划出红线:IRR(内部收益率)低于6%的项目直接放弃。
政策三连击,绞死躺平项目
第一刀砍在电价上。
2025年2月发改委“136号文”出台,新能源保障性收购政策彻底取消。
电价全面市场化后,山东光伏电价从0.37元/度暴跌至0.116元/度,宁夏风光制氢项目IRR直接腰斩。
有企业算过账:新政策下,项目收益从8.2%猛跌到3.5%,还不如存银行。
第二刀切中土地要害。
山西娄烦县110MW光储项目因占用褐马鸡保护区,生态修复成本飙到9.8亿元,度电成本暴涨0.21元。
福建宁德300MW滩涂光伏更惨,生态补偿金翻四倍,企业连夜撤场。
全国67%被废的工业园区项目,都因触碰耕地或生态红线。
第三刀刺向电网消纳。
安徽无为县498户分布式光伏项目,因配电变压器负载率超80%被划为“红区”,IRR从9.5%暴跌到2.3%。
河南商丘50MW工商业光伏,每天午间强制停运6小时,年发电量缩水38%。
全国已有400多个县电网亮红灯,分布式光伏想并网? 门都没有。
多米诺骨牌倒下,技术淘汰加速
政策收紧引爆了连环雷。
内蒙古废止的37个项目中,12个风光制氢项目因制氢成本高达28元/公斤(行业平均仅15元)被砍。
河北张家口200MW风电场,因死守老旧2.5MW机组,度电成本0.38元远高于行业0.2元标准,直接被踢出名单。
更残酷的是技术洗牌。
N型TOPCon组件效率已达25.6%,而山西晋能废止项目的PERC组件仅18.5%,发电量差三成。
即便政策未强制配储,但宁夏吴忠100MW光伏因午间限电4小时,不加储能根本活不下去——而储能成本占总投资比例已从10%飙到25%。
圈地时代终结,行业挤掉水分
这场清理风暴撕开了新能源的遮羞布。
陕西大唐长武150MW光伏项目,备案超24个月未开工,土地证都没拿到就敢占指标。
贵州清理9.4GW风光项目中,73个项目拿到指标后磨洋工,最长拖了三年。
江苏12.31GW被废光伏项目里,46个全是“备案即胜利”的僵尸工程。
废止名单上的项目,暴露出行业的通病:
内蒙古乌兰察布风电制氢项目,可研报告里连氢气卖给谁都没写;
山西工业园区项目,67%因用电量造假被拆穿;
宁夏被废的源网荷储项目,储能配套永远停留在图纸阶段。
现在,政策不再惯着这些“占坑党”。
山西明文规定:废止项目释放的土地、电网容量,优先划拨给高效N型组件项目;
内蒙古将1265万千瓦废止指标,重新分配给配套绿氢、半导体等高耗能企业的项目。
行业正从“谁圈地快”变成“谁发电稳”——江苏新规要求,新项目功率预测误差不得超5%,否则罚款。
淘配网配资-股票杠杆哪个平台好用一点-香港股票配资平台-杭州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